共计 16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很多朋友都在问:如果之前买的保险保障不够好或者价格太贵,该不该换?说实话,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包括一些在保险行业工作的人。
就像我们公司的 Linda,她在买保险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不少摸索。在她的分享中,她谈到了一些购买保险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避开一些常见的误区。
一、买保险的这些坑,千万别踩
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我在一家保险经纪公司当客服,偶尔接触到一些理赔案例。那时,我觉得自己积蓄不多,更需要一些保险来保护自己。刚入行的我对保险并不太懂,因此买了几份不适合的重疾险和医疗险。
1. 买了两份重疾险,居然都买错了
当初我认为,人不一定会得重疾,但一定会面临生死问题,于是选择了终身保障的重疾险。然而,预算有限,我先买了一份 5 万保额的重疾险,想着如果没有大病,身故后也能赔 5 万。
没过多久,我听说亲戚做了手术,接下来要休养几年,我这才意识到 5 万的保额根本不够,万一得了重病,这点钱根本无法支撑我几年的生活。为了增加保障,我又买了一份保额 50 万的重疾险,年费不过四百多。
续保时我发现,价格竟出乎我的意料,每年都在涨,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龄后,甚至只能买更低的保额。这让我明白,除了要提高重疾险的保额,还得保证续保价格的稳定,避免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的费用。吸取这次教训后,我选择了定期重疾险,保到 70 岁,不仅性价比高,也更稳定。新重疾险等待期过后,我就把之前的不合适的保险退掉了。我希望能像贷款一样,慢慢还上这份保障,希望自己一生都不需要用到这个保险。
2. 今年买的医疗险,第二年竟然停售了
2017 年,我不仅买了错的重疾险,还花 500 元买了两份医疗险(百万医疗险 + 小额住院医疗险)。当时觉得组合得很好,无论是几百元还是几万的住院费都有保障。
然而,有一天我发现那份小额医疗险在第二年就下架了,无法续保。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买的两款保险都是不保证续保的,如果后续发生理赔或者产品下架,可能我就无法续保了。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很不安,如果在下架时我正在生病怎么办?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生病的几率也在上升,潜在的风险越来越大。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重视医疗险的续保和保障,因此我购买了一份保证续保六年的百万医疗险,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不用担心产品下架的问题。虽然现在已经有了 20 年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但因为我身体有小问题,不方便更换,而我当前的产品看起来也很好。
这些经历就是我在买保险过程中踩的两个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很多朋友好奇我们深蓝保的员工都买了什么保险,其实我早已配置好了一套覆盖全面的保险方案。
二、终于配齐保险,保障超全面
如今,我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保险保障也配齐了,保额也都设置得很充足。
以下是我现在的保险方案:
(备注:某些产品已经停售)
我的许多产品现在依然可以买到,性价比都很高。在买保险前,一定要做好功课,避免购买不合适的产品。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研究,或者对保险不太了解,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这套保险配置思路主要是:为了承担医疗费用的风险,同时确保续保,买了一份保证续保六年的百万医疗险,这样如果生病住院,超过 1 万的部分符合条件时能够 100% 报销。
在责任最重的年龄段,我希望拥有充足的保额,因此我购买了两份重疾险,保到 70 岁,这样如果不幸患上重疾,60 岁前可以赔偿 84 万,而且这笔钱我能够灵活支配。
孩子出生后,我将意外险的保额从原来的 50 万提高到了 100 万,还购买了一份 100 万的定期寿险,无论是因意外还是因病去世,都能为家人提供保障。意外险和定寿的受益人都设定为我的家人,确保我不幸离世后能保证他们的生活。
等经济条件改善后,我还打算增加一些保终身的重疾险。如果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也可以参考我的配置思路。
三、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 Linda 的保险经历,虽然她买错了一些保险,但及时发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并进行了调整,是值得赞赏的。建议大家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保单,不仅能补充之前的不足,也能对不合适的保险进行优化升级。
保险不是一次性的购买,如果发现不合适,越早纠正越好。而且每个家庭的情况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如果你想定制自己的保险方案,找专业的规划师进行个性化服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