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20年百万医疗险值不值得买?重疾险还要买吗?

12次阅读

共计 141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保 20 年百万医疗险有哪些不足?

很多人买百万医疗险时,担心的最大问题是保险公司突然不续保。尤其是体检有病史、曾经理赔以及年龄不断增长的朋友,如果之后买不到新的医疗险,后续医疗支出就只能自己承担。针对这一痛点,市场上出现了保证续保 20 年的百万医疗险,例如太平洋蓝医保、支付宝好医保、平安 e 生保和长相安等,不过,这些长期险也并非完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续保审核可能存在要求
虽然产品宣传保证续保 20 年,但续保时是否审核身体状况仍不确定。尤其是如果产品停售或消费者身体条件变差,续保能否成功可能受限制。保险公司掌握主动权,具体标准尚未明确。

2. 保费可能上涨
长期医疗险并非固定费率,保险公司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调整保费。例如,开售 3 年内不得涨价、赔付率需低于 85% 才能涨价、单次涨幅不得超过 30% 等。但总体来讲,随着年龄增大保费势必上涨,这让医疗险整体成本增加不少。相比较而言,重疾险缴费期间保费固定,不会因年龄涨价。

3. 保障内容还有待完善
虽然基本医疗保障都有,但外购药的报销和住院垫付服务存在不足。一些产品如太平洋蓝医保、平安长相安等的外购药服务需要额外购买,平安 e 生保则没有垫付服务,且外购药保障最长只有三年,续保时还可能取消这一保障。

总体来看,保 20 年的百万医疗险虽然解决了续保担忧,但在费率稳定性和保障内容上还有不少改进空间。

有了长期医疗险,还要买重疾险吗?

很多人觉得,既然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都能保障大病,且医疗险保费便宜很多,为何还要花重金买重疾险呢?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下面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方方,32 岁互联网产品经理,年收入 20 万,家庭有老人和孩子。生活压力大且健康有隐患。年初体检发现肺癌,经过多次手术和放化疗,总医疗费超 50 万,医保报销后自付 30 万。每年房贷车贷 5 千元 / 月,教育和赡养支出约 4 万元,正常开销每年约 10 万元。

1. 只买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能报销全部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解决了巨额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但医疗险不赔工资损失、生活费用,也不会帮补偿房贷和孩子教育费。沉重的经济压力仍然存在。

2. 只买重疾险
重疾险能一次性赔付确诊金,假设方方买了 50 万保额的重疾险,扣除 30 万医疗费后还剩 20 万资金用于生活支出。虽解决一定困境,但 20 万远不足以覆盖后续多年的治疗费和生活支出,经济依然紧张。

由此可见,单一买医疗险或重疾险都无法做到真正全面保障。

保险组合配置效果如何?

其实最佳方式是医疗险和重疾险联手,用医疗险解决医疗费用报销,用重疾险的一次性赔付款补贴收入损失和生活开销。

方案示例:

  • 百万医疗险保额 30 万,覆盖方方自付的医疗费及后续治疗费用。
  • 重疾险 50 万确诊赔付,一次获得大额资金,保障生活质量和经济压力。

整套方案月保费大约 300 多元,投入产出比极高。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意外险和定期寿险作为家庭财务安全的重要补充,例如意外险负责意外医疗和身故赔偿,定期寿险能在身故时保护家庭经济基础。

总结

长期医疗险和重疾险各有优势,不能简单替代。买保险不是多买一个而是合理搭配,才能获得更完善的保障。对于成家立业的成年人而言,理想的保障应涵盖四大险种:意外险、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和定期寿险。

从经济实用角度看,这样的组合即使每年保费数千元,也能极大提升家庭的安全感和抗风险能力。保险预算有限,也可从基础保障入手,逐步完善风险转移方案。

“有啥都别有病,没啥都别没钱。”保险是家庭财务稳健的基石,合理安排,防患未然,才能让生活更安心。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