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6号少儿重疾险购买指南与性价比解析

13次阅读

共计 19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少儿重疾险产品领域,大黄蜂系列重疾险向来颇具知名度。之前的大黄蜂 5 号就吸引了众多家长,不少家长在产品下架后懊悔没有尽早购买。不过,无需遗憾,大黄蜂重疾险重磅回归 —— 大黄蜂 6 号已上线。那么,大黄蜂 6 号重疾险该如何购买?其性价比怎样?又该如何挑选少儿重疾险呢?

大黄蜂 6 号少儿重疾险的购买渠道

购买大黄蜂 6 号少儿重疾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渠道。

其一,官网客服渠道。选择官方网站投保是较为可靠的方式,大黄蜂 6 号的承保公司是北京人寿,可前往北京人寿的官网进行投保。但并非北京人寿的所有产品都会在官网销售,很多时候,一些高性价比的产品会被授权给第三方经纪平台销售。

其二,第三方经纪平台。深蓝保就是一个中立、客观、专业的第三方经纪平台。若想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保险,或者有保险方面的疑问,可通过相关方式让专业的保险规划师为您配置保险方案。当然,除了深蓝保,还有慧择、小雨伞、快保等第三方平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其三,保险经纪人。一个合格的保险经纪人,能够依据客户的预算和需求,挑选出最合适的保险方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保险经纪人都单纯以销售保险获取佣金,可能会与客户利益产生一定冲突,此时就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既然了解了大黄蜂 6 号的购买渠道,接下来聊聊它的性价比如何。

大黄蜂 6 号少儿重疾险的性价比分析

为方便大家查阅,现将大黄蜂 6 号的保障整理如下。通过整理内容可见,大黄蜂 6 号支持 0 至 17 岁投保,刚出生的宝宝也可购买,其最高投保保额为 70 万,相对较高,基本能满足高保额需求。另外,保障内容全面,涵盖重疾、中症和轻症保障,还有少儿特疾和罕见病额外赔等。当然,评判一款保险好不好,除了看保障内容,保险病种也很关键。只有保障到高发的病种,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赔付。大黄蜂 6 号作为一款少儿重疾险,必定保障了银保监会规定的 28 种高发重大疾病,在此不多赘述。但对于轻中症、少儿特疾,银保监会除规定 3 项轻症外,并无其他规定。在此,依据可靠数据整理了一份高发的轻中症疾病、少儿特定疾病列表,来看看大黄蜂 6 号的表现。

先来看看大黄蜂 6 号对高发轻中症疾病的保障情况。可以看到,大黄蜂 6 号对高发轻中症疾病实现了全覆盖。并且慢性肾功能衰竭、单侧肾脏切除等疾病按中症进行赔付,表现不错。

再看少儿特定重疾方面,大黄蜂 6 号保障了 20 种少儿特定重疾,来看看这 20 种里对 15 种高发疾病的覆盖情况。由相关内容可见,大黄蜂 6 号对少儿高发疾病覆盖全面,保障力度大,而且不限年龄赔付。整体来看,大黄蜂 6 号在保障内容、保障病种方面表现良好,没有明显问题。关于它的健康告知和核保情况的更多测评,可查看相关文章。最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教教大家怎样挑选少儿重疾险。

少儿重疾险的挑选方法

无论购买何种保险,都应围绕一个核心目标:买对才是好。总结了以下三点,供宝妈宝爸们参考。

一是保额要买高。我们都清楚,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只要确诊合同约定的疾病,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给付的一笔钱。这笔钱可用于治病,也可用于补偿因患病产生的一些影响。如果孩子一旦患重疾,父母不仅要承担治疗的医疗费用,还需请假或辞职照顾孩子。所以,保额一般建议做高,通常以保额 30 万起步。一方面可应付高额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能弥补因误工收入中断带来的影响。

二是关注少儿高发重疾。由于是少儿重疾险,重点要关注少儿高发重疾的覆盖是否全面。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数据,整理了 15 种少儿高发重疾,像白血病、脑部恶性肿瘤、重症手足口病等都是儿童高发疾病。一旦患上,可能面临高额治疗费用。所以,对于重疾的赔付比例也要予以关注。现在很多少儿重疾险产品对少儿特疾都有双倍甚至三倍赔付,当然是赔付力度越大越好。

三是根据自身预算考虑保多久。相信很多宝妈宝爸在买重疾险时都会面临 “ 给孩子保多久 ” 的问题。个人认为,一定要根据自身预算选择。预算充足的就优选保终身,预算不足的就保定期,后期预算充足时可再加保。通过大量案例和计算,整理了三种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预算小于 1000 的,可以先选择保 30 年的,优先把保额做高,买到 50 万以上,等待后期预算充足再加一份保终身的。预算 1000 至 2000 的,建议可以考虑保至 70 岁,在满足 50 万保额的前提下,加长保障时间。预算大于 2000 的,可以考虑保终身,也可以选择 “ 终身 + 定期 ” 组合把保额做高,还能兼顾保障时间。

此外,大多数重疾险都会自带被保人豁免,但对于小孩子来说,投保人豁免也很重要。在父母发生不幸或其他情况时,可豁免后面剩余的保费,而孩子的保障仍然有效。如果预算充足,可以选择加上;如果预算不太够,也没必要强行加上。另外,要提醒一句,给孩子配置保险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先覆盖大人的风险,把大人的保障配全,再去考虑孩子的保障。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