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张嘴可能隐藏健康问题,别忽视腺样体肥大

6次阅读

共计 146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孩子经常张嘴睡觉?注意这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

很多家长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睡觉时总是张着嘴,或者伴随打呼噜、鼻塞、流涕、甚至突然而醒的情况。其实,这些症状如果持续存在,就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表现。虽然偶尔张嘴睡觉不算大问题,但如果经常如此,加上其他症状,就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信号——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肥大?

腺样体是一种免疫器官,位于鼻咽部,虽然很少有人会在意它的存在,但它在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中起到重要作用。小孩子的免疫系统还在发展中,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腺样体就会一直努力工作,必要时会出现“过劳”状态,导致肥大。

哪些表现说明腺样体可能肥大?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持续张嘴睡觉、打鼾、呼吸暂停甚至憋醒等情况,最好引起注意。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表现。具体判断依据如下:

  • 持续张嘴,用口呼吸
  • 夜间打呼噜,呼吸有时会暂停
  • 睡眠中突然惊醒,或者突然停止呼吸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建议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腺样体肥大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不及时处理,腺样体肥大可能导致多方面的问题:

  • 影响身高发育: 堵塞气道,导致脑部供氧不足,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
  • 面部变形: 因为呼吸不畅,孩子习惯用口呼吸,可能会导致下颌骨发育异常,影响面部轮廓。
  • 反复生病: 腺样体肥大堵塞鼻腔,造成上呼吸道狭窄,容易引发各种感染甚至慢性疾病。
  • 精神状态不佳: 持续氧气不足,加上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大脑发育,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

遇到腺样体肥大,应该怎么治疗?

腺样体肥大根据情况的不同有三种应对方案:

一、轻微或生理性肥大,不需要特别治疗

3 到 7 岁是腺样体快速生长的时期,很多孩子会出现口呼吸等症状。但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随着年龄增长通常会逐渐缓解。家长无需过度担忧,保持观察即可。

但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或者持续不退,就要去医院确认是不是病理性腺样体肥大了。

二、病理性肥大需要专业干预

针对严重的腺样体肥大,医生通常会建议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及时用药可以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而如果肥大明显、影响呼吸或面部发育,手术切除腺样体是常用且效果良好的方案。

腺样体手术是微创操作,通常不需要住院,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几乎不会对孩子的正常生活产生长期影响。手术风险低,适合有明显影响的孩子。对于面部发育异常的情况,医生也会建议在假期进行正畸治疗,改善面部结构。

手术的费用在一两万左右,通常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如果孩子已购买医疗保险,也可以部分理赔。家长注意,自己在买保险时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否则可能影响理赔。

三、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孩子买保险吗?

对于保险购买,不必过分担心腺样体肥大的影响。大部分基础险如意外险、少儿医疗险都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正常购买。重疾险和高端医疗险在健康告知环节会有一些限制,会考核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等疾病,但绝大多数产品还是支持投保的。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产品会将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医疗费用排除在保障之外,但合同中的具体条款需要仔细阅读。购买前如果不清楚,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确保买到适合孩子的保险方案。

总结

腺样体虽然很小,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面部外貌产生不良影响。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孩子的睡眠和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而在考虑保险需求时,也可以多方了解,为孩子安排一份合理的保障,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健康风险。做好预防和治疗,关爱孩子的成长每一步都很关键。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