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8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健康告知道了些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
当询问“你在买保险中遇到过哪些麻烦或者难题?”时,对数十位朋友进行采访后发现,大家在购买保险时,几乎都在“健康告知”方面遭遇过困难。不少人觉得健康告知繁杂难懂,也有人担心没做好健康告知会影响日后理赔。在此,将帮助大家解决健康告知道中最令人头疼的一些难题。
健康告知道了些什么?
健康告知犹如一张考卷,会涉及病史、健康状况、爱好等多方面内容。需注意,每款产品的告知不尽相同。以某款重疾险的健康告知为例,其询问内容看似繁多,实则主要涵盖以下几类:过往投保与理赔情况,如是否曾被拒保;既往病史、治疗情况、住院情况以及当前健康状况等;职业、收入、爱好等。对于例外事项,若属于其列明的情况,则无需告知,可正常投保。针对这些问询,只需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作答即可。回答健康告知如同做判断题,答案要么是“有部分问题”,要么是“否”。若全部为“否”,即健康告知全部符合,便可进入下一步填写身份证等信息;若存在“有部分问题”,即未能通过健康告知,那么就需要进行智能核保或人工核保。
智能核保方面,若保险的健康问卷无法通过,接下来便进入智能问答环节。选择涉及健康告知的疾病或情况,在线依据被保人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问卷后,即刻便能知晓核保结果,便捷又高效。人工核保则适用于智能核保没有对应选项或者情况相对复杂之时。此时,可通过邮件或在线方式递交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给保险公司的核保人员进行审核,通常在几个工作日后就能收到核保结果。总体而言,建议优先选择智能核保,人工核保可针对更为复杂的情况。若对健康告知或智能核保的问题存在疑惑,最好向专业人士咨询把关。
如何知道曾经患过哪些病?
多数人在二三十岁购买保险时,对于以前患过的疾病,自己可能并不清楚或已忘却。那么,如何确认是否患过健康告知道中的疾病呢?这里有两个技巧可供参考。其一,可与父母、亲人确认。小时候患过的病,自己或许并不知晓,通过与父母沟通,能了解到曾患过哪些疾病以及儿时是否有过手术经历等。其二,查看病历、体检报告。这些资料可打印成纸质留存。若自己实在记不清,可前往医院或体检机构查询。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妥善保存平时的病历或检查报告,以便在购买保险时梳理清楚过往疾病,如实做好健康告知,从而避免健康告知道带来的麻烦与风险。另外,对于以前从未检查出的疾病,无需特意通过体检来证明自己健康。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对同一疾病的审核标准存在差异,若有健康异常,不清楚哪些产品仍可购买,可将具体情况与专业人士确认,比如向专业核保老师提供检查报告进行判断。例如,张女士 4 年前查出肺结节后未再复查,重疾险对肺结节核保要求有近半年复查报告,而她在备孕期无法进行检查,因而没有近半年检查报告。核保老师凭借经验,为她找到了一款重疾险,该产品未询问肺结节,仅关注 2 年内的检查异常,只要近 2 年未查出肺结节,即可直接购买。
常见疑问解答
大家对健康告知道的问题较多,在此选取两个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其一,没看健康告知道就购买了保险,会影响理赔吗?不如实告知会对保险理赔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重视健康告知道。若在购买后才发现投保时不符合告知要求,可递交资料向保险公司补充告知,保险公司有可能正常承保,也可能除外承保或拒绝承保。建议大家在查看健康告知道时务必仔细,以免因疏忽影响理赔。其二,健康告知道询问两年内检查异常,三年前的异常要告知吗?这需视产品具体询问方式而定,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被保险人过去 2 年内是否存在 CT、B 超、钼靶检查结果异常?”若为 2 年前的检查异常,且其他告知未涉及具体疾病,那么可不进行告知。第二种情况是“被保人是否曾经有 CT、B 超、钼靶检查结果异常?”只要提到的检查曾经出现过异常,均需如实告知。
写在最后
健康告知道有助于保险公司筛选客户,防止有人故意带病投保并骗取保费,从而保障其他客户的利益。若没有健康告知道的限制,健康人群购买保险所支付的费用将用于赔付患病之人,这对健康人群是不公平的。所以,健康告知道的设立是合理且必要的,它确保了公平性。大家在购买保险时,应重视健康告知道,做到如实告知,如此才能更加安心地购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