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保险理赔被拒?健康告知全解析

16次阅读

共计 136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购买保险时,健康告知是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过,怎样才算做好了健康告知?不少人对此并不清楚。

有的人比较谨慎,身体一有异常指标,便将所有情况如实告诉保险公司,但这未必有利于投保。还有的人则相对随意,觉得只要没有大病就可以随便填写,结果反而可能面临拒赔的风险。

那么,健康告知究竟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呢?出了异常情况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咱们就来详细聊聊。

健康告知的要点

绝大多数保障型保险都要求进行健康告知,尤其是百万医疗险,其要求相对严格。以某些保险产品为例,它们的健康告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过去买保险的情况
  2. 过去的就医经历
  3. 身体是否曾出现异常
  4. 既往疾病历史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这些问题及注意事项。

1. 过去买保险的情况

如果之前从未购买保险,这一部分可以直接跳过。但若曾经买过保险,尤其是在申请过程中遭遇拒保,需要注意是否涉及健康告知。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我们才需如实告知:过去两年内、人身保险、有拒保或除外情况。对一些简单的意外险经历或在某些平台上被“风控”的情况,通常并不需要告知。

2. 过去的就医情况

保险公司通常想了解我们过去是否住院、开刀或者长期服药。一般来说,如果住院或手术需在过去两年内出现,则需要告知。然而,有些问题比较特殊,比如医生建议我们住院,即使没住也要告知。

3. 过去的异常

这一部分主要在了解我们近来身体检查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不同的问题严谨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能回忆起的大部分小异常,若医生没有建议进一步治疗,则不需要告知。

尤其是一些小病,比如轻微的紫绀和皮下出血点,通常以专业医生的诊断为准,切勿自我揣测。

4. 过去的疾病

在健康告知中,可能涉及到的疾病历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节。比如,有些问卷可能只要求告知恶性肿瘤,然后良性肿瘤就不需要告知;但若问及所有肿瘤,那无论好坏都要如实说明。

如果对某些病历不记得,建议询问家人或查看历史记录。

5. 例外情况

有一些情况下,虽说看起来涉及健康告知,但确实可以豁免,比如一些特定的手术史。在填写健康告知时,一定要留意这些特殊条款。

健康告知之后,如何投保?

完成健康告知后,一般会有两个结果:确认没问题,则可顺利进入下单环节。若有部分问题,进一步的核保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核保中,保险公司会根据我们的情况进一步审核。

核保方式主要有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智能核保通常更高效,不妨优先尝试。

常见问题解答

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可能会遭遇一些普遍问题。

  1. 医生说没事,还需要告知吗? 是的,若健康告知中提到这些情况,建议如实告知。
  2. 如果医保卡为他人买药,如何处理? 视情况而定,帮助别人买感冒药一般没影响,但若是处方药,则需谨慎。
  3. 在线购买处方药需告知吗? 根据药物性质而定,涉及疾病记录的情况,都应如实告知。
  4. 健康告知未提及的病,核保时看到选项还需主动告知吗? 不需要,健康告知内容为准。
  5. 既往症能否承保? 取决于产品条款,健康告知未提及的可依据说明。
  6. 购买保险前需体检吗? 一般不必,尤其是尽量避免买前体检,以免引起异常。
  7. 轻松投保的意外险是否要健康告知? 需根据具体要求,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8. 健康告知全填否,2 年后保险公司一定赔吗? 不一定,条件下仍需如实告知。

最后的建议

根据数据,很多拒赔案例与健康告知不当有关。因此在填写时,建议理性对待,逐项思考,避免任何遗漏。如果有疑惑,最好寻求专业财务规划师的帮助。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