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险选择指南:避免常见误区

5次阅读

共计 13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有关养老金可能减少的话题引发了不少讨论,国家养老金的亏空消息让许多朋友开始提前规划个人养老资金。

在众多养老金规划方式中,年金险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通过购买年金险,能保障终身的利率和现金流,即便是活多久也能按时领取资金。

那么,年金险哪家好?选择年金险又该注意些什么?相信不少朋友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今天就来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

年金险哪家好?

实际上,如果你打算投保年金险,不必过于纠结选择哪家保险公司。因为中国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十分严格。

根据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以确保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50%;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100%;
  • 风险综合评级必须在 B 级以上。

假如保险公司出现违规行为,金融监管机构会要求其整改或暂停业务,以保护我们的权益。如果保险公司倒闭,法律也会保障我们的利益。根据《保险法》第 92 条的规定,被保人的保险合同会被转让,只要有新的公司接管,权益就会得到保障,即使保单转移,也不会少一分钱。

总而言之,只要选择了合规的保险公司,产品都是可以放心投保的。

年金险怎么选才不踩坑?

年金险的种类繁多,包括快返年金和终身年金等。今天特别想提到的是一种常被低估的纯养老年金险。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年金险呢?这里总结了三大要点,大家可以参考:

1. 关注年金险的生存总利益

选择年金险时,重点在于同条件下比较产品的生存总利益和内部收益率。例如,若同样投资 50 万元,其中有的产品每年仅能领取 10 万元,而另外一些可以领到 13 万元。看似一年只是差了 3 万元,但十年下来就会相差 30 万元。

不仅如此,在每年领取的金额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关注产品的现金价值。现价越高,今后退保时能拿到的钱也会更多。因此,在选择年金险时,首先要查看每年实际可以领取的金额,以及产品的现金价值和内部收益率。

2. 考虑急需用钱时的退保损失

配置年金险的初衷往往是为了未来的养老资金,但生活中会出现意外情况。当我们急需用钱时,退保能拿到的金额至关重要。

例如,某款年金险在 9 年后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而另一款则需 15 年才能实现现金价值超出保费,明显选择现金回笼速度快的产品更为划算。如果在现金价值未超出保费时退保,可能还会面临亏损,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多留意。

3. 身故时的赔偿金额

假设 60 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结果没过几年就不幸身故。有些产品只能拿回已交保费或现值的最大值,而有些产品则保证领取 20 年,也就是说会将未领取的养老金一次性支付给受益人。这两种赔偿方式之间的差别很大!

例如,在相同的投保条件下,A 产品保证领取 20 年,无论哪一年身故都能领取剩余的养老金,而 B 产品则没有这一保障,如果在 60 岁后没领几年就去世,只能获得已交保费或最大现值。因此,对于担心自己没领几年就去世的人,建议选择带有保障领取功能的年金险产品。

总之,选择年金险时要关注生存总利益,并根据个人需求考虑是否需要保险保障。

总结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年金险产品,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同,在选择时也要关注每款产品的收益和保障内容,进行多方对比后再做决定。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挑选年金险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