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社保新规下养老金的三大变化及应对之策

5次阅读

共计 98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年社保政策出现不少大变动,很多地方缴纳社保不仅费用增多,未来缴费年限可能延长,到手养老金却减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社保缴费增加

今年社保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缴费金额增多,这一情况影响范围广泛。以深圳为例,社保费用从去年的 2360 元涨到了如今的 3523 元,且今年大概率还会继续上涨。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会大幅增加,缴纳 15 年的话,要多支出四万多元,这还是保守估计,后续若持续上涨,费用还会更高。除深圳外,成都、贵州等地今年社保费用也有所上涨,部分地区一年甚至涨了两次。更为不利的是,未来不仅每年缴费增多,缴费年限可能也会延长。

二、养老金涨幅降低与最低缴费年限提高

早在 2021 年,官方就提出要逐步提高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这意味着仅缴纳 15 年养老金已不足够。有人认为多缴费未来能多领取养老金,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过去养老金涨幅曾高达 10%,但今年仅为 3%。假设每年领取养老金 12 万,以往每年能涨约 1 万,今年却只剩 3 千多,且未来涨幅可能更小,甚至专家也提示未来养老金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三、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近年来频繁登上热搜。目前男性 60 岁、女性 50 岁或 55 岁可退休,未来可能都要延迟到 65 岁。对于女性而言,这意味着不仅要晚 10 至 15 年领取养老金,还需多缴纳 10 至 15 年社保。前后相差二三十年,即便有心工作到 65 岁,在当前 35 岁就面临职场危机的就业环境下,能否实现也存在疑问。

四、补充商业养老金

面对社保养老金的现状,普通人该如何应对呢?养老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状况,有钱 40 岁甚至 35 岁就能选择轻松养老,没钱退休后可能仍需继续工作。因此,不应将养老希望完全寄托于社保,可提前储备养老金。储备方式多样,如存钱、投资理财,还可补充商业养老金。商业养老金如同社保养老金的孪生兄弟,按年或按月领取,但有细微差别。缴纳金额、领取金额、退休年龄均可自主决定,不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其收益颇为可观,优秀产品长期收益能突破复利 3.7%。以鑫禧年年尊享版为例,40 岁女性每年交 10 万,交 10 年,从 60 岁起每年能领 9 万多,每月七千多元。即便社保每月仅发放两三千元,每月收入也能过万,可轻松实现高质量养老。而且商业养老金门槛不高,1000 元即可购买,丰俭由人。更重要的是,这笔钱可终身领取,不用担心人在世时钱已用尽的情况,万一未开始领取就离世,家人也能获得账户里的一笔可观资金。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