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0万家庭如何量身定制保险方案?实用攻略

7次阅读

共计 121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为何不能单纯按收入比例买保险?

通常建议家庭保险预算不超过年收入的 10%,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参考数字,不能片面使用。购险预算还必须考虑家庭的 固定支出,比如房贷、生活费用、赡养老人等必需开销。这些支出占据了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影响可用来买保险的金额。

举个例子,同样年收入的两个家庭,固定支出差别很大:

  • A 家庭: 有房贷、赡养老人和孩子教育费用,压力较大,可支配收入少,保险预算自然有限。
  • B 家庭: 无贷款,父母有退休金,部分经济支持孩子,经济压力小,保险预算反而更充裕。

扣除固定支出后,剩余的钱才是投资和保险预算的基数。简单来说,保险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量入为出,兼顾保障和家庭经济状况。

案例一:大城市,年收入约 17 万,预算有限的人均 1500 元保险配置

秦女士一家三口,住在城市租房,生活成本高昂。年净收入约 17 万元,一年能拿出 5 千元做保险预算。基于实际情况,选择了一套经济实用的方案。

夫妻双方分别购买了意外险——“小蜜蜂 2 号超越版”,保障额度各 50 万元;孩子则买了专门针对少儿的意外险,保障 20 万元,涵盖生活中常见意外如摔伤、烫伤。

考虑到家庭责任,夫妻俩还分别买了寿险产品“大麦甜蜜家 2022”,保额达 40 万元,涵盖因意外或疾病身故风险。

为了应对医疗费用,给全家配置了百万医疗险“e 享护 - 医享无忧”,住院超出社保部分的费用能全额报销,而且保证续保 20 年。

在重大疾病保障方面,先生选择了 30 万元保额的“达尔文 6 号”重疾险,保障至 70 岁;孩子的重疾险保额为 50 万元,保障持续 30 年。秦女士本人则暂时延续 1 年期“微医保”重疾险,因预算有限,后期有计划升级长期险。

这套方案虽然预算有限,但已经覆盖了意外、医疗和重大疾病的核心保障,适合在大城市生活、收入相对紧张的家庭。

案例二:老家生活,年收入 17 万,预算宽松人均 5200 元终身重疾保障

何女士一家收入结构不同,她丈夫收入是她的两倍,家庭生活负担较轻,年净收入同样约 17 万元,计划拿出 1.5 万元配置保险。重点是要求重大疾病保障能够终身有效。

基于此需求,方案中重疾险保额均较高,全家均购买了 50 万元重疾险,孩子的保额在 60 岁前实缴能赔高达 90 万元。夫妻意外险额度也提升到 100 万元,丈夫的定期寿险保额达到 100 万元。

整体来看,这套方案抗风险能力强,覆盖范围广,且符合长远需求。适合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想要建立坚实保障体系,解决未来健康风险。

总结:如何为家选合适的保险方案?

买保险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方案,只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合适选择。小城市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差异显著,预算和保障需求也大不相同。固定开销和未来规划是核心参考点。

预算有限时,优先保障核心风险,将资金集中投入短期内最关键的保障项目;预算充足时,则可选用保障更全面、期限更长的产品,尤其是终身重大疾病险。

合理搭配意外险、医疗险、寿险和重疾险,能够帮助家庭应对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到保障无缝连接,避免因风险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境。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