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1.3万人确诊癌症,警惕这些早期信号

2次阅读

共计 125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癌症究竟有多普遍?

最近,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 2022 年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新发病例达到约 482.47 万,死亡病例超过 257 万。换句话说,平均每天有近 1.3 万人被确诊癌症,每分钟有接近 5 人因癌症离世。这组数字虽然触目惊心,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重视癌症预防和早期发现。

癌症虽然危险,但我们可以从了解病情和预防措施开始,主动守护健康。下面我们就来盘点我国高发的癌症种类,它们各自有哪些征兆,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我国常见的 10 种癌症及风险人群

根据《2022 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里的数据,整理出几个重点:肺癌仍是癌症中的“头号杀手”。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远远领先其他癌症。紧随其后的是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肝癌,特别是肝癌死亡率排名第二。

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吸烟,而我国吸烟人数达 4 亿之多,这解释了肺癌之所以如此高发的原因。要想降低风险,做好戒烟和定期筛查非常关键。

男女癌症类型的发病特点也有所不同。男性肺癌和肝癌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这跟吸烟、饮酒习惯有关。女性方面,虽然乳腺癌在 2016 年曾是发病最高的癌症,但如今肺癌已超过乳腺癌,可能与女士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和吸入二手烟有关。此外,女性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更高,除生理因素外,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也是影响因素。值得庆幸的是,甲状腺癌的 5 年存活率超过 80%,被戏称为“喜癌”。

年轻人胃癌发病也有上升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频繁吃外卖、熬夜,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年龄与癌症的关系

年龄是癌症的重要影响因素。35 岁开始,癌症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 55 岁以后增速明显加快。男性在中年以后患癌概率高于女性,而年轻时女性的风险略高于男性。随着医疗水平提升和人均寿命延长,患癌风险也随之增大。

尽管发病率上升,死亡率却在下降

虽然整体癌症发病率逐年上涨,但得益于医疗技术发展,多种癌症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食道癌、肝癌和胃癌的死亡率降幅尤为明显,反映了诊疗手段和早期筛查的成效。

我们该如何主动预防?

癌症早期往往发出一些信号,但这些症状多与常见疾病相似,比如咳嗽、腹泻或头痛,容易被忽视。比如结直肠癌早期会出现便血,有人可能误以为是痔疮,因此若有持续性症状且未通过治疗缓解,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至关重要。

定期体检是预防癌症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者以及有家族癌症史者)应加大筛查力度。常见的癌症早期筛查项目可以帮助发现异常,早期诊断大大提升治愈机会。筛查频率和项目选择应根据医生建议和个人状况调整。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配置医疗保险也是避免癌症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的有效措施。百万医疗险以较低的保费提供较高保障,是很好的选择,部分产品还支持报销医院外购药。预算充足者,还可以考虑重疾险,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总结

面对癌症,我们都很脆弱,但积极了解和预防能够帮助减轻风险。无需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配置保险,就是我们防癌抗癌的有力武器。珍惜生命,认真生活,每一天都值得用心守护。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