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6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社保养老金的秘密:收入高为何领得少?
退休之后,领取多少养老金才能满足生活所需呢?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工资高,社保缴纳得多,退休后的养老金必然不会少,肯定足够花。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工资越高,领到的养老金反而越“少”。这听起来违背常理,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这些话题。
一、收入越高,养老金反而越少?
先来看一个例子,在深圳工作的老张和老王,老张在大厂工作,月收入 2 万,老王在小公司上班,月收入 5 千。假设他们都连续缴纳了 15 年社保,60 岁退休,每月分别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不考虑平均工资涨幅、购买力等因素,依据养老金计算公式测算,老张每月能领 4602 元,老王每月能领 1923 元。乍一看,老张的养老金确实比老王高。但按常理,老张收入比老王高 4 倍,养老金至少应多 3 至 4 倍吧?可实际上,老张的养老金仅比老王多 2 倍。如此一来,收入更高的老张,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收入相比,落差更大,退休后可能就不太够用了。那么,养老金够不够用究竟该如何判断呢?
二、退休后,要多少养老金才够花?
通常判断养老金够不够花,最直观的方法是看退休后能领到多少钱。但这种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毕竟同样是 2000 块,在小城镇养老或许勉强够花,在大城市则可能不够。所以,判断养老金是否够用,可引入国际通用数据——养老金替代率。该数值大于 70%,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质量。若退休前工资 1 万,退休后领 5000 元养老金,替代率就是 50%。目前我国近几年的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在 40% 至 50% 左右,与国际标准 70% 相比,差距明显。这还是平均结果,具体到个人,可能高低不同,且收入越高,养老金替代率越低。那么,尚未退休的人如何知晓自己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大概是多少呢?可以先用养老金测算小工具算出预计能领的养老金,再结合当前工资,就能大致推算出养老金替代率。
三、退休后,收入骤降咋办?
如前文所述,想退休后维持原有生活质量,养老金替代率需 70% 以上,若测算结果低于此数值,就得想办法弥补缺口。有哪些方式可以弥补呢?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很多人会把攒下的钱存银行定期,退休后靠这笔钱补贴养老,方便又安全。但近年来定存利率持续走低,放在银行里的钱收益越来越低。
第二种是近几年推出的个人养老金,能存养老钱还能抵税,收入越高抵税越多,对高收入人群是不错选择。不过,个人养老金每年只能存 1.2 万,额度有限,且一般要法定退休后才能领养老钱,万一延迟退休落实,领钱时间会推迟。
如果离退休还早,未来想多领养老金,可考虑第三种——终身养老年金险。这类产品不受退休政策影响,何时开始领养老金可自行设定,比如男性最早 60 岁,女性最早 55 岁就能领。而且具体交多少自己说了算,每年能领多少钱也明确写在合同上,安全有保障。但要注意,终身养老年金险属于长期资产规划,投保后 10 年内可能看不到明显收益优势,提前退保会有损失,所以更适合长期不用的闲钱。
当然,有些投资经验丰富的朋友会考虑买定投基金、股票等,这种方式收益可能更高,但亏损风险也大很多,不太建议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朋友尝试。总体而言,这几种补充养老金缺口的方式各有优劣,可以单独选择,也可组合使用,大家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来决定就好。
四、未来养老规划的思考
未来的养老,恰似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沙漠之旅,社保养老金如同沿途每隔一公里的饮水点。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每次需要喝 1 升水,但饮水点仅提供 300 毫升,只能勉强解渴,难以畅快饮用。要想安全穿越这片“养老沙漠”,我们能做的就是寻找其他方式,如个人养老金、养老年金险等,增加养老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