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保险购买指南:越早越划算!

15次阅读

共计 158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生命的降临不仅带来了满满的幸福,也让我们的肩上肩负起更多责任。因此,许多新手爸妈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关注如何为小宝宝选择合适的保险。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保险产品,刚出生的宝宝应该优先考虑哪些险种?而且,了解医保之后,还需要购置其他保险吗?这类问题可能会让新手爸妈感到有些困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刚出生的宝宝进行保险配置的要点。

医保办理要及时

首先,作为一项国家福利,医保的办理非常重要!有了医保,宝宝就可以报销包括门诊、住院和手术在内的各类医疗费用,保障非常全面,而费用却相对不高,一年也只需几百元。

在为孩子选择商业保险之前,一定要优先办理医保,并尽量尽快完成。这是因为大部分地区要求在宝宝出生后的三个月内完成医保的办理,才能享受从出生之日起的报销待遇。

此外,拥有医保后,再进行商业医疗险的购买,通常能享受更低的保费以及更高的报销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办理少儿医保后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重要点。医保的固定交费时间是每年 9 到 12 月,但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年内都可以办理保险。然而,第二年起宝宝就需按照医保交费时间进行续费。如果不小心错过了交费时间,就无法进行补缴,只能等到下一年再参保,这样一年内宝宝就将没有任何保障。为此,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医保的交费时间,并提前存好保费,以免造成保障中断。

医保以外的保险选择

虽然少儿医保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但报销比例往往有限,特别是在面对重大疾病时,爸妈仍需要承担一部分负担。因此,光靠医保可不够,更需要商业保险来进一步加强保障。

商业保险通常会有健康要求,所以越早为宝宝购买保险越好,以免体检时发现异常而影响投保。通常,我们建议为宝宝安排以下几类保险:

  • 意外险: 意外伤害是孩子最大风险之一,从小的跌倒、烫伤到交通意外,意外险都能覆盖,尤其是意外医疗保障的产品,选择那些报销条件更好的产品。
  • 百万医疗险: 可以报销因意外或疾病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经过社保报销后超过一万元的部分,符合条件的情况下 100% 报销,帮助弥补医保的不足。
  • 重疾险: 一旦确诊癌症等重大疾病,赔偿金额可达到数十万。此时,父母可能需要辞职来照顾孩子,这笔钱可以作为收入损失的补偿,用以支付生活费、营养费及康复费用等。

另外,很多地区的医保不报销门诊,因此可以考虑补充一份小额门诊险。这类产品通常免赔额较低,能报销感冒、发烧等普通门诊的医疗费用。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险种并不是必需的,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大部分保险在宝宝出生后满 28 天才可以投保,因此家长们可以提前了解相关产品,等宝宝满 28 天后就可以迅速购买。

推荐高性价比方案

这里分享一套适合绝大多数孩子的小额保险方案,预算在两到三千元。我们为一位妈妈的孩子设计了以下方案,让她在保障孩子的同时,尽量节省费用:

  • 意外险: 因摔倒、烫伤等意外引起的医疗费基本上能 100% 报销,若不幸因意外造成伤残,最高可得赔偿 40 万。
  • 百万医疗险: 该产品将大病产生的经济风险转移,多数从社保报销后超过一万元的住院医疗费皆可报销,并且可确保续保 20 年,不会因理赔或产品停售而停止保障。
  • 重疾险: 选择了终身保障的产品,使孩子在一生中都能享有重疾保障,一旦不幸患上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最高赔付可达 110 至 120 万。
  • 门诊险: 可报销小病小痛导致的门诊和住院费,社保内医疗费最高可报销 90%,社保外药品可报销 40%。

这套方案涵盖了大病、小病和意外,实用性很强,非常适合父母们参考。同时,门诊险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补充。

但要注意的是,许多保险产品都有健康要求。如果孩子有早产、黄疸等异常情况,投保时需特别留意健康告知。

最后总结

总而言之,宝宝出生后,务必尽快办理少儿医保,这样能为家长节省不少费用。除了医保,还需为宝宝配置意外险、百万医疗险、重疾险这三大险种,必要时可通过小额医疗险做补充。与此同时,家长们还需关注保险的健康要求,妥善保管宝宝的病历和体检记录,以方便日后投保。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