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3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出生人口降至 902 万,仅为 2016 年的半数,同时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 3 亿,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我国正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劳动人口比例持续减少,而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
从 2012 年起,我国 16 至 59 岁劳动人口已连续多年下滑,截至 2023 年,该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降至 61.3%,较十年前减少了 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突破 20%,即每五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这种变化不仅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严峻考验,也使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倍增。
如何缓解养老焦虑
面对这样的局面,国家已采取措施,如逐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预计 80、90 后将成为首批 65 岁退休的群体。然而,这一政策叠加职场中普遍存在的 35 岁职业瓶颈,使得年轻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个人必须未雨绸缪,尽早筹备养老资金。
多元化补充养老金的选择
尽管当前社保养老金仍是主要保障手段,但由于覆盖面有限且资金压力较大,国家近年来提倡通过多种渠道补充养老金。以下是三种常见且有效的补充方式:
1. 个人养老金账户
个人养老金账户是一种专项用于养老储蓄的工具,具备一定的税收优惠功能。参保人可将资金用于购买存款、保险、基金或银行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风险程度各有差异,供选择的灵活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的资金通常需锁定至退休后方可提取,若延迟退休政策全面实施,实际领取时间可能进一步推迟。此外,账户内的本金及收益一旦耗尽便不再提供支持,因此是否参与取决于个人收入状况及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
2. 终身型养老年金保险
终身型养老年金保险类似于传统社保养老金模式,投保人在年轻时缴纳保费,达到一定年龄后即可按月领取固定金额的养老金直至终老。此类保险的一大优势在于不受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只要符合领取条件,便可享受终身保障。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决定缴费额度和年限,预算充足者可以选择更高水平的保障,而预算有限者则可分期缴纳费用。
举例来说,某款名为‘鑫禧年年尊享版’的产品自被保险人 60 岁起每年提供约 3.4 万元的养老金,且终身稳定发放。随着时间推移,保单价值增长显著,在 70 岁时累计收益可达已缴保费的两倍以上,内部收益率(IRR)接近 3%。此外,该类产品还具有遗产传承功能,即使被保险人在世时未完全支取,剩余部分也可作为遗产留给下一代。
3. 增额终身寿险
相较于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更加灵活便捷。它没有固定的领取周期与金额限制,投保人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减保方式提取资金。例如,某款‘星福家(分红型)’产品专为希望实现资产增值的人群设计,其有效保额每年按照 2.5% 的比例递增,同时分红收益随保额提升而增加。
尽管该产品的长期保证收益略低于普通型增额寿险,但若分红兑现率达标,预期收益率有望达到 3.72%,显著优于 3% 的上限标准。当然,由于分红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权衡风险偏好与收益目标后再做决策。
理性规划,从容应对
无论是选择哪种方式,提早布局始终是最优策略。即便短期内无法实现理想化的提前退休状态,但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至少能够确保晚年生活质量无忧。对于那些对未来养老规划存疑的朋友,不妨联系专业人士进行一对一咨询,从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