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没有人愿意生病,更不用说遭遇大病了。我们都知道,若是真不幸得了重病,虽然医保能报销部分费用,但可能遗留的几十万账单,足以吞掉一个普通家庭的所有积蓄。
如今,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通过保险来转移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在众多保障产品中,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在这两者之间,哪个更值得购买呢?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相信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的作用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重疾的治疗费用一般在 30 到 40 万元之间,这还只是基础医疗费用,后续的康复、营养和护理费等等都是另外计算的。这些加起来,常常是普通家庭难以承担的。
我们常提及的保险种类中,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都有助于转移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两个险种,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它们的主要作用。
1. 百万医疗险
在医疗领域,癌症治疗的费用通常在 22 万到 80 万元之间,而心脏瓣膜手术、脑损伤等其它治疗费用往往也不低于 10 万元。举个例子,某些“癌症克星”的 CAR- T 疗法,一针的费用高达 120 万元,这让许多患者倍感经济压力。虽然不治疗行不通,但想治疗又负担不起,真是让人头疼。
在这种情况下,百万医疗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百万医疗险产品通常会覆盖特殊门诊、住院治疗以及门诊手术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重疾患者最需要的保障。
此外,很多高品质的百万医疗险还能提供外购药保障,甚至具备 0 免赔、100% 比例报销和 200 万保额的特药保障。比如说那种 120 万一针的抗癌药,通常都能报销。
再者,一些产品还配有就医绿通、费用垫付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就医体验,可以作为附加考虑的选项。
2. 重疾险
如果不幸患上重病,除了要接受治疗外,后续的恢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医疗以外的费用,如康复费、营养费、护工费等,连同因病失去的工作收入,可能加起来少说几万,多则数百万。
正是在这个阶段,重疾险的作用就得以体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获得一笔重疾保险金,这笔钱可以灵活使用,不论是用于补充治疗费用、营养开支,或是弥补因病卧床而失去的收入,都可以随意支配。
在选择重疾险时,需要留意其保障范围,包括重疾、中症、轻症等,清楚保额和赔付比例,这些都是关系到实际理赔的关键因素。而对成年人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所以可以关注一些特色保障,如心脑血管的二次赔付等。为孩子投保时,则需关注少儿特疾的保障内容和赔付比例。
总之,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各有其优势,在大病面前,都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个更需要购买?
如前所述,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作为主要的健康保险类型,各自对大病保障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百万医疗险可以提供强劲的支持,而重疾险则能够给予直接的金钱赔付。那么,到底该先购买哪一个呢?
我们首先来看两者的主要区别:
百万医疗险的主要功能是报销因生病或意外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后,超过免赔额的部分基本都能够 100% 报销。而重疾险则是在被保人不幸罹患合同中约定的重疾后,满足一定条件便能一次性获得赔付。这样一来,获得这笔钱之后,可以用来支付生活费、康复费用、贷款,或者补偿病期间的收入损失,样样都可以。
其实,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并不冲突,它们之间是可以互为补充的。对预算充足的家庭,推荐同时购入这两种保险,这样既能应对大额医疗费用,也能确保生病后的生活被经济保障。然而,如果预算有限,建议您先投保百万医疗险,保费通常非常低,对于二三十岁的人群,一年的保费只需 200 到 300 元,就能获得超过百万的保额,性价比极高。等到预算充足后,再考虑添置重疾险,这样保障就更加全面了。
总结
未来生活未知的风险无法预测,但我们能做的,便是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为自己和家人配置足够的保障,让自己在面对风险时,能有更多底气。通过合理搭配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我们可以实现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因此强烈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