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8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很多人或许至今都没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购买的重疾险居然能拿到 4 笔钱!其中第一笔钱保险公司几乎不会主动提及,第二笔钱最为常见,而最后一笔钱知晓的人最少。
一、现金价值
首当其冲的便是现金价值,保险公司极少主动告知,致使不少人缴纳了十几年保费却浑然不知。以纯消费型、保障型的长期重疾险为例,若几十年都平安无事未出险,那么通过退保就能拿回一笔可观的钱。翻开合同里满是数字的那一页,便能看到对应年份的现金价值,这就是当年退保所能拿到的金额。就拿今年新推出的一款热门重疾险(达尔文 9 号)来说,30 岁的老王购买 50 万保额、保终身且 30 年缴费,每年需交 5255 元,30 年累计缴纳总保费 157650 元。投保初期现金价值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攀升,到老王 67 岁时,保单现金价值已超过已交保费,到 80 岁时仍有 16 万多元。此时若老王想退保,不仅享受了之前的保障,还能拿回保费,甚至有些产品还能略有盈余,真正在保障的同时帮您“攒”下一笔钱。不过,每款重疾险的现金价值各异,具体产品需具体分析,且不建议轻易退保。因为人过 60 岁后身体机能下降,易与医院打交道,此时退保就等于在风险最高的年纪失去了重要保障。
二、重疾、中、轻症赔付金
第二笔钱是重疾险中较为常见的赔付方式,即重、中、轻症赔付金。很多人对重疾险的认知仅停留在保大病上,如癌症、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等。但实际上,除重疾外,轻、中症保障也很有价值,它们是比重疾程度稍轻的病症,大多处于重疾的中早期阶段,可能在体检中被发现。一旦出险,虽未达到重疾标准,但可按轻、中症标准获得 30%-60% 的理赔款,且不影响重疾保障。例如,有个客户的孩子因高烧抽搐确诊为蜘网膜囊肿,虽未达重疾标准,但符合轻症,直接获赔 18 万,同时因保费豁免功能,孩子后续保费无需缴纳,保单继续有效,若日后患重疾还能再获赔付,全方位保障无死角。
三、身故金
身故金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若附加了身故责任,保险公司迟早会赔付一笔钱。患重疾赔重疾,未患重疾则赔身故,毕竟人终有一死,这符合很多人担心买保险未生病就浪费钱的心理,只是身故赔付的钱是给家人。对于是否附加身故责任,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推荐者认为有病赔病,没病赔去世,肯定不亏;不推荐者则指出,购买同样保额,加身故要 8690 元,不加只要 5255 元,相差 10 多万。这两种观点并无对错之分,关键是看哪种更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只要在预算范围内,选择附加也无妨。
四、重疾保费补偿金
最后一笔钱更为厉害,能让您拿回 100% 已交保费,但因信息差,知道的人最少。这是今年一款重疾险黑马独有的重疾保费补偿金功能。假设老王在缴费期患重疾,不仅能正常理赔,还能全额退还之前缴纳的所有保费,相当于重疾险直接免费。这种突破性的保障,就连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都少见。加上它同样具备豁免功能,老王的理赔方案如下:首先重疾出险,赔 50 万;接着退回 100% 已交保费;最后后续保费无需再交,保单继续有效。该产品真正将保障和用户心理把握到了极致,一上线就有很多懂行的朋友询问资料。为帮助大家打破信息差,不仅整理了产品详细资料,还与市面上热门产品进行了对比,让您清楚了解它们的区别,知晓哪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