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银行又一次下调存款利率了!上周央行进行史诗级降息后,银行迅速跟进。当人们为救市欢呼时,银行已悄悄盯上大家的存款。
一、央妈大放水,银行坐不住了
上周二,央行公布最新一期 LPR,5 年期从 4.2% 下调至 3.95%,1 年期不变。5 年期为房贷利率参考,1 年期为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参考,此次是 LPR 利率制以来单次最大降幅。以 100 万房贷、等额本息 30 年计算,利率从 4.2% 降至 3.95%,月供减少,总利息省 5 万多,一二线几百万房产省更多。房贷利率处“历史最低点”,有房族和购房者开心,有人想取出理财提前还房贷。然而次日,银行迫不及待下调存款利率,多地 10 多家中小银行调整,活期、定期存款降 10 – 60 个基点,某金融研究机构称有必要更大幅下调,网上炸开锅,很多人不理解为何 LPR 下调存款利率也降。
二、房贷利率下降,老百姓成为牺牲品
在“MLF 利率→LPR/ 国债利率→信贷市场利率”传导链路中,LPR 和国债利率影响信贷市场利率。2022 年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后,银行调存款利率需参考 LPR 和国债收益率。银行靠利息差赚钱,央行降息,银行放贷利率降低,去年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 1.7%,利润空间变窄,便将成本分摊给存款人,最终无房无贷的普通人承担了所谓的“利好”。
三、银行“自保”,存款利率会持续下跌!
今年存款利率可能持续下跌。银行这么做一是为保利润,二是因企业不贷款、有钱人不投资、居民存钱,银行钱贷不出且存款增加,赚不到利息差。数据显示 2020 年到今年一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 58.24 万亿,82% 是定期存款。银行不是慈善家,去年以来不断降存款利息,今年已有银行下调两次。未来银行存款利率可能接近 1% 甚至零利率,日本零利率政策下年初存 100 万年底还是 100 万,欧洲一些国家负利率政策下存钱还得倒贴保管费。
四、普通人的钱,该往哪走?
很多人有笔钱却找不到保值增值渠道,一边承受存款利率下调,一边找高息安全存款产品。银行方面,利率下行趋势下存钱面临后续难题。理财领域,债权、信托、银行理财爆雷,让人缺乏安全感。黄金虽买的人多,但涨跌因素复杂难赚钱。储蓄险很火却产品混杂易买错亏钱。站在业内角度看储蓄险,这两年较火,好的储蓄险对普通家庭是较好保值增值渠道,有复利收益能达 3%、4%,有监管安全有保障,收益写在合同不受市场影响等优势。但各平台宣传多,产品好坏难辨,我们持续测评科普,希望帮大家避坑。储蓄险一般有 5 – 7 年增值时间,期间取钱会亏损,若未来 5 – 7 年要用钱不适合买,反之可买。且储蓄险受利率政策影响,去年以来很多高收益产品下架,今年又下架十来款,未来复利收益超 3% 的可能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