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或迎调整,2.5%的红利还能享受多久?

4次阅读

共计 12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预定利率研究值」引发了广泛关注,数值为 2.13%。这一数据的公布让许多人开始担忧,预定利率是否会随之发生变化,并对个人购买保险产生深远影响。

简单来说,「预定利率研究值」作为评估指标之一,与普通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紧密相关。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规定,当「预定利率研究值」低于预定利率最高值 25 个基点以上并连续两个季度低于该标准时,预定利率便需作出相应调整。目前,普通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为 2.5%,而一季度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为 2.34%,二季度则降至 2.13%。虽然尚未达到连续两个季度低于 2.25% 的标准,但若三季度再次低于这一阈值,预定利率或将面临下调。

未来趋势分析

从市场长期走势来看,LPR、存款基准利率以及国债收益率均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例如,5 年期 LPR 已连续七个月保持在 3.6%,5 年期定存利率稳定在 1.55%,而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有所回落。此外,权威媒体提到,未来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这将进一步拉低存款利率水平。因此,预计二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仍有可能延续下降态势,从而促使预定利率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推出如恒安标准传世瑞盈 b 款(分红型)等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应对潜在的市场变化。

预定利率下调的影响

一旦预定利率下调,将对各类保险产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重疾险而言,由于产品定价直接依赖于预定利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定利率的降低会导致保费上涨。举例而言,一款重疾险在 3.5% 的预定利率下年缴费用约为 5000 元,而当预定利率降至 2.5% 时,年缴费用升至 6000 元左右。如果进一步降至 2.25%,保费可能突破 6000 元大关。因此,建议有意向购买重疾险的消费者把握现有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普通型增额寿险和年金险的收益也将受到影响。这两类产品通常以预定利率为基础计算收益,因此预定利率的下调意味着实际收益水平的下降。尤其是增额寿险,其收益率上限严格受限于预定利率,一旦预定利率下调,收益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相比之下,分红险的表现更为复杂。尽管保证收益部分会因预定利率下调而缩水,但分红部分却有可能增加。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提高风险承受能力,进而提升整体分红水平。例如,近年来监管鼓励保险公司涉足更多权益类投资领域,包括海外资产配置,这为分红险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如何应对利率下行

面对即将到来的利率下行周期,消费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合理规划自身保险需求。一方面,对于重疾险、增额寿险等刚需类产品,建议尽早配置,锁定当前较低的预定利率;另一方面,对于分红险等兼具稳健性和灵活性的产品,则需仔细甄别,综合考量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与历史分红记录。

总之,在低利率环境下,储蓄型保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无论是为了子女教育储备金,还是为退休生活积累财富,都应及时行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毕竟,今天的 2.5% 很可能成为未来的稀缺资源。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