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突破新低,保险利率未来在哪里?

5次阅读

共计 202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天早上,LPR 利率如期发布:5 年期以上降至 3.5%。紧接着,工农中建等大银行也开始下调存款利率,五年期存款利率降到 1.3%,一年期则更是跌破 1%,仅剩 0.95%。这样的利率变化,简直是个历史时刻!人们不禁想到:这样的下降趋势,还能持续多久?

随着利率的下调,保险的预定利率也会受到影响。目前 2.5% 已经是历史最低值,再往下调,不仅仅是保费会变贵、收益会缩水的问题,更意味着我们购买保险的逻辑可能会发生变化。

今天不妨通过真实的数据和产品来探讨预定利率下调的真相。同时,也希望大家在面对“炒停售”的情况时能够保持理智,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关键问题:

  • 新的产品停售潮会出现吗?什么时候会出现?
  • 如果预定利率下调,新产品的价格和收益会有多少变化?
  • 当前想购买保险,哪些产品需要急迫关注,哪些可以稍后再看?
  • 曾经的高预定利率 4%~6% 还有可能回归吗?

文章内容较长,所以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或者收藏慢慢看。

预定利率会下调吗?什么时候?下调多少?

直接说我的看法:预定利率在第三季度很有可能下调,可能从 2.5% 直接降到 2.0%,而不是降到 2.25%。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预定利率的变化主要是看预定利率的研究值,根据监管规定,预定利率与预定利率研究值的差距若持续两个季度达到 0.25%,则需要调整。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研究值是 2.34%,与当前的预定利率相差不大,因此没有影响。但第二季度公布的研究值是 2.13%,相差 0.37%,这需要引起重视。因此,第三季度的研究值将对预定利率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其继续低于 2.25%,那么下调几乎可以确定。

同时,预定利率的研究值与我们刚提到的存款利率、LPR 利率息息相关。下面将详细分析这个过程,包括前两次预定利率研究值的变化及未来的走势,以及各机构研究报告和行业专家的看法。

首次与第二次预定利率研究值的影响因素

前两次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主要受到国债收益率的影响,计算公式相对复杂,不必深入了解,但核心是三个数据:近 6 个月的 5 年期 LPR 和 5 年期存款利率的均值 /2、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加税收溢价的 250 日移动平均值,以及该收益率的 750 天移动平均值。

结论是:这两次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主要取决于 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 250 天移动平均值,因为它是三者中的最低值,且与预定利率研究值非常接近。观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尤其是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国债的热度可能上升,进而导致收益率下降。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第三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大概率会下调,从而引发预定利率的下调。

机构分析与预测

通过一些研报,几乎所有的分析都在预测下调的可能性,没看到有人主张保持不变。东方证券认为 2025 年 Q3 保险的预定利率下调 25-50 个基点的可能性很大。国金证券则表示,由于利率延续低位下行趋势,预计三季度的研究值很难上升突破 2.25%。如果预定利率降至 2.25%,那么四季度还可能面临再次下调,因此传统险的预定利率或许直接降至 2%。

专家的意见也基本一致,普遍认为降到 2.0% 的概率高,而并非仅降到 2.25%。正如国金证券所说,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再次调整所带来的繁琐及开支,减少影响。

关于产品的下架时间,有人预测可能是 8 或 9 月份,但也有可能会提前。比如中英人寿在 4 月 29 日就下架了多款 2.5% 预定利率的储蓄险,5 月 13 日又下架了多款分红险的长交期产品。

最终决定还是掌握在保险公司手中。如果公司经营稳健,没有参与“炒停售”的话,通常会主动、及时进行调整,甚至无需提前通知。

如果预定利率降至 2%,会有什么影响?

这三年来,保险行业已经历了两轮预定利率的下调,分别是在 2023 年 8 月和 2024 年 9 月。

增额寿保险收益可能缩水

以增额寿为例,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预定利率降低带来的收益减少。假如在第 20 年,现金价值将从 46.3 万降至 41.6 万,再到 38 万。虽然每次缩水的数额在缩小,但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若说对于小额投资者影响可能不大,但金额如果上升到几十万,那影响可就显著了。

保障险的保费可能上涨

从成人重疾险到少儿重疾险、定期寿险,往往在预定利率降低的情况下,价格也随之上涨。逐渐显现的趋势是,保险的保障将会更加全面,保费也可能随之上升。这对于消费决策无疑是个挑战。

当然,百万医疗险、意外险等这些产品在定价时并不包含预定利率,所以不会受影响。

总结当前市场与未来趋势

未来,曾经的高预定利率是否还有希望回归呢?从市场动态来看,短期内是不太可能的。虽然短期内的保险产品种类多种多样,但保障的合理性与稳定性是当下市场最重要的基础。同样,消费者在考虑投资保险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市场动态的变化,理智消费,避免冲动决策。

在最后

或许有人会觉得预定利率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但市场整体都在向下走,面对此种情况,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清醒。支持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为我们带来安心保障。所以,对于未来的预定利率,相信它将会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迎来更多灵活的保障产品。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