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购买重疾险时,是否附加身故保障一直是投保人面临的重要决策之一。尽管带身故保障的重疾险保费较高,但许多人依然选择这一选项。本文将深入剖析其原因,并提供实用的选购建议。
首先,带身故保障的重疾险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在于其‘必赔’特性。这意味着无论被保险人是否罹患重疾,只要满足非免责条款,最终都能获得赔付。毕竟,人终有一死,身故保障的存在确保了即使未遭遇重大疾病,所支付的保费也不会浪费。
此外,这类保险还具有潜在的优势,即在被诊断为重疾但尚未达到理赔标准的情况下不幸去世时,保险公司同样会履行赔付责任。例如,某些重疾如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需满足特定条件才可理赔,若在此期间离世,则无赔偿。而带有身故保障的保单则可弥补这一遗憾,避免家庭因保费支出而感到不公。
如何挑选合适的带身故重疾险
市面上众多带身故保障的产品各有特色。以达尔文系列为例,若追求全面的基础保障,达尔文 9 号是优选,它允许赔付过重疾后继续享有轻症和中症保障,同时价格更具竞争力。对于希望在 60 岁之前获得更多补偿的人群,达尔文 8 号提供了额外的轻症赔付,性价比极高。而针对期望多次获得重疾赔付的用户,完美人生(多倍版)提供了多达四种不同重疾的多次赔付机会,尤其适合高龄阶段的健康需求。
如果倾向于大型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i 无忧 2.0(B 款)由人保寿险承保,覆盖范围广泛,但相应地费用略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优质产品将在今年 8 月底陆续停售,因此有意者应尽早规划。
替代方案:重疾险与寿险结合
除了直接购买带身故的重疾险外,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组合重疾险和定期寿险实现类似目标。举例而言,一款不含身故的重疾险搭配定期寿险的成本远低于同等额度的带身故产品,这不仅降低了开支,还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进一步优化的选择是结合重疾险与增额终身寿险。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享受重疾保障又能积累长期资产。例如,将原本用于身故保障的资金投入到增额寿险中,随着年限增加,这笔资金将持续增值,最终可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不过,此类组合亦有局限性,尤其是在较早期身故的情况下,增额寿险的现金价值可能不足以覆盖 50 万的目标金额,此时传统的带身故重疾险反而更为稳妥。
综上所述,无论是单独配置还是组合搭配,关键在于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最后,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补充适当的定期寿险都是明智之举,因为它能够在较低成本下提供必要的身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