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7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保险购买这件事上,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不能盲目冲动。特别是像重疾险这种缴费周期长、保费压力较大的险种,一定要谨慎对待,做好充分了解后再入手。否则,一旦买错或买贵,损失可能高达数万甚至十几万。接下来就详细讲讲重疾险的相关要点。
一、重疾险的作用及避坑指南
不少人对重疾险存在严重误解,认为它和百万医疗险一样,只是用于治病。其实不然,重疾险在被保险人患上合同约定的大病后,会赔付一笔可观的钱,其独特作用在于补偿生病期间的收入损失。生病住院期间的手术费、住院费、药品费等,可通过百万医疗险按实际花费报销,解决治病资金问题。然而,病床外还有诸多隐性开销,比如生病后短时间无法工作,康复期长达 2 至 5 年,期间生活开销、车贷房贷、子女抚养以及长期护理康复费用等都需要资金支持,这些费用累计起来也是一笔巨款。重疾险就能弥补这部分损失,比如购买 50 万保额的重疾险,患病后会一次性赔付 50 万,这笔钱可自由支配,用于治病和支付家庭各项开支。
虽然重疾险好处明显,但普通人购买时极易踩坑,以下两点需格外留意:一是谨慎购买捆绑式保险,像将重疾险与两全险、年金险捆绑的产品,看似保障更全面,实则可能保障不足且保费高昂,这是常见的陷阱;二是预算有限时,不要轻易选择返还型重疾险,这类号称“有病治病,没病返钱”的产品,多数保障一般、收益低且价格贵,普通家庭应谨慎考虑。
二、购买重疾险的正确步骤
购买重疾险可按以下三步进行,避免踩坑。第一步是确定预算,这是基础且关键的一步。每个人期望的保障内容不同,产品价格从几千到上万不等。预算充足的朋友,可考虑一步到位购买保终身的重疾险并提高保额,部分产品还有重疾额外赔(如 60 岁前患重疾额外赔 50% 保额)、癌症多次赔(首次患癌赔付后,间隔期后复发、转移等可赔第二次)等功能,但附加这些功能会使保费增加,且并非所有产品都适用,需具体分析。若预算不足,可先购买保到 70 岁的产品,确保基础保障齐全,性价比高,二十来岁的人每年两三千元即可搞定。
第二步是确定保额。要牢记“买重疾就是买保额”,保额过低,患病后赔付金额少,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保额过高,价格昂贵,缴费压力大,也不划算。通常,保额至少要能覆盖患病 3 至 5 年的生活开支,一般 30 万起步,可根据自身收支情况计算。
第三步是关注高发轻中症是否缺失。重疾险的病种数量无需过多关注,因为监管部门已统一规定了 28 种常见高发重大疾病和 3 种轻症,所有产品都一样。但高发轻中症目前尚无官方统一定义,部分产品可能在此设坑,比如减少高发轻症保障或设置严格理赔条件等,这会影响理赔。为方便大家,整理了一份「高发的轻中症列表」,购买前需仔细确认是否有缺失,建议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三、市场第一梯队重疾险测评
经过近一周对市面上百款重疾险的测评,筛选出 4 款热门产品。若预算紧张、对价格敏感,可选择保到 70 岁的消费型重疾险,优先做高保额,超级玛丽 10 号在测评中脱颖而出,保障全面且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若预算充足想保终身,达尔文 9 号是不错选择,无论是否附加额外赔,在同等保障下价格更划算。完美人生 2024 也很好,最高能买 100 万,适合追求高保额的朋友。若身体健康有异常,买不了上述重疾险,支付宝的健康福·终身重疾可考虑,其健康告相对宽松,乳腺结节 3 级也有机会购买。
四、高性价比方案分享
百万医疗险能解决治病资金难题,住院时可用好药、接受更好治疗,最高可报销数百万。意外险能保障意外导致的治疗费和伤残等情况,因意外去世还能获赔。这两个险种人均只需几百元。考虑到大人家庭责任重,建议搭配定期寿险,不幸身故可给家人留下生活费用。
有两套方案可供参考,重疾险有两种选择。预算充足时,大人和孩子都建议选择重疾险②,保障终身,保障更全面。预算一般时,大人可参考重疾险①,保到 70 岁,孩子的保 30 年,也是不错选择,后续预算增加可再补充保障。配齐整套方案,保障更完善,值得大多数普通家庭借鉴。
在国内,很多人一次性买对重疾险且不踩坑的概率较低。因为普通人金融知识有限,部分业务员还存在销售误导,容易被坑。希望大家购买前认真做好功课,不花冤枉钱,一次性买到合适的重疾险,毕竟这关乎未来几十年的保障,不能马虎。若平时忙没时间研究产品,又怕买错踩坑,可提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