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将进入0时代?如何应对?

21次阅读

共计 15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高层会议明确表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适时进行降准降息。这标志着政策方向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对普通人的生活和投资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利率下调趋势明显

回顾历史,上一次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 2008 至 2010 年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 4.14% 降至 2.75%。如今,政策再次调整,意味着未来利率可能继续下降。

目前,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仅为 1.1%,较去年上半年下降了 0.55%。这一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有老存款人回忆,上世纪 90 年代初,定期存款利率曾高达 11% 以上,而如今的利率已经远低于那个水平。

此外,全球多国也在采取类似措施。例如,美联储、香港金管局以及瑞典央行都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尽管日本仍维持现有利率,但其已接近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边缘。

2025 年可能迎来 0 利率时代

业内人士预测,2025 年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息 50 个基点,最快在 2024 年底或春节前就有可能下调 20 个基点。这意味着,一年期存款利率有望从当前的 1.1% 降至 0 字头,五年期则可能降至 1% 左右。

虽然无法准确判断何时会进入负利率时代,但可以确定的是,存款利率接近零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资金该往哪里放?

近年来,不少银行减少了长期定存产品的供应,部分银行甚至停止销售半年以上的大额存单。这是因为银行对未来利率走势持悲观态度,不愿让客户长期锁定当前较高的利率。

与过去十年相比,现在的利率是最低点;但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利率可能更低。曾经依靠存款利息就能维持生活的中产阶层,现在不得不面对现实。

以 10 万元存五年为例,十年前的利率为 4.25%,到期可获得约 2 万元利息;而如今,同样的金额仅能获得不到 8000 元。如果利率进一步下降到 1% 以下,利息可能不足 5000 元。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储蓄型保险产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锁定更高的利率。以 50 万元投入为例,若选择当前利率为 1.55% 的五年期定存,每五年下调 0.5%,那么第十年后,收益将被储蓄险大幅超越。

假设在 2024 年上半年购买 3% 的储蓄险,到 80 岁时,这笔资金将达到 183 万元;而选择 2.5% 的储蓄险也能达到 141 万元。相比之下,若存款利率降到 0 字头,最终增值仅能达到 70 万元。

储蓄险是否安全可靠?

有人担心,在 0 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下,储蓄险是否还能兑现承诺的收益。其实,我国的保险体系有严格保障机制,确保保单不会因保险公司倒闭而失效。

根据《保险法》,若保险公司破产,其人寿保险合同必须转移给其他保险公司,否则监管机构将指定新的公司接手。例如,华夏人寿解散后,所有保单均由瑞众保险承接,保单依然有效。

此外,上世纪 90 年代发行的高收益保单,如 8% 左右的储蓄险,目前仍在正常兑付。有用户分享,1997 年购买的一款储蓄险,至今累计领取超过 1.4 万元,且仍有持续收益。

如何在低利率时代理财?

在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传统的银行存款已不再是最佳选择。储蓄型保险产品因其稳定的收益和长期锁定利率的特点,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首选。

普通增额寿险的收益较为稳定,无论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如何,都能保证合同约定的收益。而分红型保险则在保证收益的基础上,还可能获得额外分红,但分红多少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普通增额寿险是最优选择;而对于希望获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分红型保险。后者虽然保证收益略低,但通过更灵活的投资策略,可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新国十条规定,保险公司可以“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拓宽了投资渠道,提升了盈利能力。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在低利率环境下仍然具备较强的赚钱能力。

结语

2024 年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速度远超预期,2025 年的降幅和节奏可能更加剧烈。未来,保障险涨价、储蓄险收益下调等现象或将频繁出现。

建议投资者抓住当前窗口期,考虑购买 2.5% 的固收产品,或“2.0% 保证 + 浮动分红”的分红险。在低利率时代,只有提前布局,才能更好地抵御风险并实现资产增值。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