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老人养老难题待解:无社保如何安享晚年?

5次阅读

共计 153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岁月流转,青春难再。当下,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数量逼近 3 亿,且增长迅猛,预计到 2035 年左右将突破 4 亿,老龄化社会已然成型。在老龄化与长寿化的双重背景下,如何优雅地老去,成为每个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不仅要谋划自身的养老之路,还要直面父母养老难题。

老人养老面临的三座大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呈现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的特点,多数人未来养老形势严峻。

1. 高额医疗费如何负担?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状况下滑,高昂的治疗费令多数人不堪重负。重大疾病治疗费动辄一二十万,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也需频繁就医。中国式父母心疼子女,生病常隐瞒或消极治疗,根源就在于治疗费担忧。显然,老年医疗费用是首要考量。

2. 老人增多,如何赡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抚养比”持续攀升,截至 2022 年末达 21.8%,即 4.6 个年轻人赡养 1 个退休老人。劳动人口减少,退休老人增多,趋势不可逆。抚养比增高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仅靠社保养老难享体面晚年,如日本,众多老人因经济原因 65 岁后仍工作;二是延迟退休渐近,退休年龄将逐步统一至 65 岁,这意味着多交社保且领钱时间减少。

3. 空巢老人,谁来陪护?城市生活吸引年轻人涌入,空巢老人陪护问题凸显。父母生病住院,子女请假照料时间有限,出院后康复陪护力不从心。老人慢性病多,常忘医嘱,如吃药不准时、忘吃药或乱吃保健品。科学健康管理对老人至关重要,而仅靠老人自身远远不够,陪护问题直接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老年生活如何准备

我国养老形势严峻,国家只能满足基础需求,普通人应提前为父母和自己做好养老规划。

1. 如何给父母养老?老人收入微薄、积蓄不多,一场大病可能让生活陷入困境,所以每年医保务必缴纳。想保障更周全,可搭配商业险:百万医疗险适合健康老人,最高报销几百万,自费药、进口药均可报销,一般 65 岁前可买;防癌医疗险适合身体欠佳的老人,如患三高者,虽仅报销癌症治疗费,但能降低风险;意外险适合手脚不灵活的老人,意外磕碰常见。此外,多个城市试点社保长期护理险,可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若爸妈养老金不足,可补充养老保险。

2. 如何给自己养老?父母这代人可依靠社保维持晚年生活,而我们退休时的情况难以预测。好在距离退休还有时间规划:一是社保坚持交,不断缴。社保是基础福利,医保交满一定年限可终身享受,养老保险交得越久,退休领钱越多。二是理财规划宜早不宜迟。人生收入期有限,花钱却是一生的事,需提前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各阶段目标。养老本质是财务规划,要根据自身收入和退休期望,预估费用,计算所需资金,可考虑社保养老金现金流,借助养老金计算器。不过,对多数人而言,父母养老问题更紧迫。医疗费可通过配置医疗险和意外险解决,那爸妈养老金不够怎么办?

爸妈退休金不够怎么补救

许多朋友的爸妈在农村,年轻时多在小工厂或工地打工,养老保险缴纳年限短或未缴纳。时光无法倒流,当下只能想办法补救。若爸妈六七十岁,不太适合考虑养老金,可定期给生活费、包红包,还可通过微信亲属卡支付解决日常开销。若爸妈 50 多岁,可补充养老保险,有两种方法。

1. 补缴城乡居民养老。这是国家福利,缴费压力小、收益率高。以广东省为例,有多个缴费档次,选择最高档缴纳 15 年,交满后每月可领一定金额,基本能满足农村老人温饱。

2. 配置商业养老保险。若想让爸妈领取更多养老金,可补充年金险。其收益稳健,如吴女士为妈妈设计的方案,投入一定金额,到 60 岁可每年领钱,能覆盖农村生活开销并攒下旅游基金,85 岁领钱超投入两倍,活越久领越多,最大优势是“专款专用,终身领取”,钱直接打到爸妈银行卡。

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养老、护理、看病等关乎国计民生。温饱易,高质量晚年生活难。对待老人,需多些耐心与准备。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