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地狱养老”模式警示:中国人的退休金安全吗?

4次阅读

共计 139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韩国因为人口危机登上热搜。尽管韩国民众工作勤奋,但他们的养老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人退休后不仅拿不到养老金,甚至还要继续打工到七八十岁。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韩国独特的养老制度与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首先,韩国企业普遍规定员工在 55 岁时强制退休,但领取退休金的资格需要达到 60 岁,且未来可能进一步延长至 65 岁。这意味着,韩国老人在退休后可能面临长达十年的收入空白期,只能依靠其他收入来源维持生活。

其次,韩国社保养老金体系也正面临巨大挑战。由于生育率极低(2022 年仅为 0.78),加之人均寿命持续增加,韩国正在快速迈入超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韩国官方养老金储备预计将在 2041 年出现赤字,并于 2055 年耗尽。这意味着 80 后、90 后这一代人可能无法享受完整的养老金待遇,甚至可能完全领不到。

中国的养老现状:相似的隐忧

虽然中国的情况尚好于韩国,但也存在类似的潜在风险。一方面,许多人在 35 岁左右便面临职场瓶颈,一旦失业,很难找到同等薪资的工作。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出生率也在逐年下降,2022 年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仅为 6.39‰。同时,60 岁以上人口比例已接近 21.1%,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此外,中国现行的社保养老金制度采用现收现付制,缴费人数减少而领取人数增加,导致养老金支付压力逐年增大。尽管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全国统筹养老金、延迟退休政策以及增加财政补贴,但这些举措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何规避养老风险?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主动规划个人养老资金。中国现行的养老体系分为三个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社保养老金,这是最基本的保障。对于即将退休的群体,建议尽可能缴纳满 15 年,并及时补缴未完成的部分。对于年轻一代,则应持续参与社保,确保基础保障。

第二支柱通常由单位提供,但覆盖面有限,更多依赖于企业经营状况和个人所在行业。因此,第三支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支柱主要包括个人养老金账户和商业养老保险。

个人养老金账户是一种税收优惠型储蓄工具,适合高收入人群。参与者可每年向账户存入最高 12,000 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基金。然而,该账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金额上限较低,且收益波动较大。因此,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人群更适合选择存款或保险类产品。

相比之下,商业养老保险更具灵活性。例如,终身养老年金险允许投保人自由设定保费金额及领取时间,部分产品甚至可以从 40 岁起开始领取。这种保险产品的收益明确写入合同,由监管部门监督执行,能够提供稳定的终身现金流。对于希望获得更高保障的人群来说,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举个例子,一位 30 岁的女性,每年投入 10 万元,连续交 5 年,从 55 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假设她的保单设计为每年领取 5.1 万元,相当于每月固定领取 4,258 元,直至终身。若她活到 74 岁,累计领取金额将突破百万元。此外,若遇到紧急情况,还可通过保单贷款或退保提取现金价值,保持财务弹性。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中途不幸身故,账户剩余的现金价值仍会留作遗产,避免资产浪费。

未雨绸缪,未雨绸缪

韩国老人“退而不休”的现状提醒我们,养老规划必须尽早启动。无论是通过社保养老金还是商业养老保险,都需要提前布局,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

如果您对相关产品感兴趣,或者想了解具体的收益测算,请联系专业人士进行详细咨询。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