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6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监管机构发布通知,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当前水平下调至 2.5%。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现有的热门重疾险产品将在 8 月 31 日之后陆续停售。而新的重疾险产品即便保障内容有所优化,价格却预计会上涨。
我们已经获取了部分即将推出的新品资料与费率表,例如小青龙 5 号和 i 无忧 3.0。据数据显示,小青龙 5 号的价格较之前上涨了 22%-46%,而 i 无忧 3.0 相比其前代产品,在包含重疾、中症和轻症责任的情况下,30 岁人群的保费涨幅超过了 40%,超出预期。因此,现在正是抓紧时间购买现有产品的最佳时机。
如果您有意购买重疾险,务必尽早行动。因为从决定购买到完成录单和核保,通常需要几天时间,若拖延至最后一刻,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成功投保。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种节省保费的方法,确保您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理想的保障。
技巧一:把握生日前的购买窗口
重疾险的保费计算与投保人的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小,保费越低。即使是相差一两岁,按照 20-30 年的缴费周期来计算,总保费的差异可能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元。
举例来说,假设有一款热销的重疾险产品,如人保推出的 i 无忧系列,如果投保时间仅相差一个月,在生日前一天购买,每年可以节省约 200 元,累计 30 年即可节省 6000 元。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在一位客户身上,她原本计划为丈夫购买重疾险,但由于延迟了几日,导致丈夫恰好过了 35 岁生日,最终保费增加了 400 多元,30 年下来多支付了整整一万元。这样的案例并非罕见,因此切勿忽视这一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认为即使临近生日,保费也不会立即上涨,因此选择推迟购买以享受储蓄收益。然而,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包括保险产品的复杂性、核保流程所需的时间以及潜在的技术问题等。此外,部分产品可能在生日前夕就已开始按照更高的费率执行,例如某款旧产品超级玛丽 7 号(经典版)就在生日前一天按过完生日的价格进行了调整。鉴于本月末众多重疾险产品即将集中下架,留给消费者的决策窗口正在迅速关闭,建议已明确需求的消费者不要拖延,以免错失良机。
技巧二:夫妻互保并附加豁免条款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但极为实用的投保策略——夫妻双方相互为对方投保重疾险,并附加投保人豁免条款。通过这种方式,一旦一方确诊罹患重大疾病,满足合同约定条件后,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金,还能免除另一方剩余的保费支出,同时保单依然保持有效,保障不受影响。这实际上相当于节省了一名投保人的费用,是一种极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技巧三:避免捆绑式重疾险
最后,还有一种容易被销售人员隐瞒的陷阱,即捆绑式重疾险。这类产品通常将寿险、意外险或医疗险等其他类型的保险组合在一起销售,表面上看似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但实际上却大幅抬高了整体成本。以某些捆绑型产品为例,价格往往需要七八千元乃至上万元才能覆盖全部保障范围,性价比极低。
相比之下,独立购买各类保险不仅能够实现更为精细的风险管理,还可能显著降低总开支。例如,当前市场上热销的非捆绑式纯重疾险产品,30 岁女性投保 50 万保额,选择保至 70 岁且分 30 年缴费,年均保费仅需 4800 元左右;而男性投保同样条件的产品,年均保费也在 5000 元左右。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而言,还可考虑缩短保障期限,比如保至 60 岁或 70 岁,此时每年的保费仅需 2000-3000 元。
市场第一梯队重疾险产品推荐
尽管上述三种省钱技巧可供参考,但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重疾险产品,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分辨优劣。为此,我们团队经过深入调研与分析,筛选出了几款性价比较高的明星产品供您参考:
- 超级玛丽 11 号 :由君龙人寿推出,以其全面的基础保障和突出的癌症保障著称。该产品支持 60 岁前额外赔付,适合希望提升保障深度的用户。
- 达尔文 9 号 :来自瑞华健康的创新型产品,允许选择疾病额外赔付及重疾补偿金,特别适合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 i 无忧 2.0:人保寿险旗下的明星单品,虽然价格稍高于同类竞品,但因其宽松的核保政策备受青睐,尤其适用于身体状况较为特殊的投保人。
- 达尔文 8 号(定期版):作为一款经济实惠的选择,该产品最低年保费不足 2500 元,即可提供高达 50 万的保障额度,堪称性价比之王。
无论您最终选择哪款产品,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健康状况、财务规划以及实际需求等因素。
总而言之,面对即将到来的重疾险集体下架潮,抓住时机采取正确策略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运用以上提到的三大省钱技巧,并结合权威机构提供的专业建议,相信每位消费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在有限的资金预算内最大化自身的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