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9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 20 万多吗?在互联网上,似乎人均年入百万,20 万看起来不值一提。然而在现实中,20 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它能够让我们购置一辆不错的车,给家里来一次全面的换新,甚至在一些小城市,足以买到三室一厅的房子。那么对于咱们普通人而言,攒够 20 万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询问了身边的朋友,结果令人颇为扎心。
一、你攒到 20 万了吗?用了多久?
许多朋友都觉得,想要攒够 20 万并非易事。
刚毕业的小张:刚刚开始工作,尚未积累多少积蓄。经过计算自己的开支后发现,如果老老实实打工,并且基本不消费必需品之外的物品,一年能够攒下 5 万,如此一来,差不多需要 4 年才可以达到 20 万的目标。
单身贵族李先生:以前每个月工资发放后,都会固定整存一笔钱,只花费零钱,几年内便攒下了十几万。然而,父亲突然突发脑出血,在 ICU 住了半个多月,不仅将积蓄全部花光,还负债 5 万。目前工作 8 年,距离攒够 20 万的目标还差 25 万。
已婚的赵女士:曾经是月光族,花钱大手大脚,基本没有攒下钱。婚后与老公购置了房产,花钱开始精打细算起来,但是有了孩子、背负着房贷,每个月工资到手后基本就分配完了,依旧存不下钱,想要攒到 20 万可谓遥遥无期。
资深打工人赵先生:工作 6 年,通过跳槽、转行才逐渐攒到 20 万。普通大学毕业后,前五年在传统行业打拼,年收入仅有两三万,根本无法攒下钱,后来转行进入互联网行业,月薪突破万后,才慢慢开始存到钱。
经过一番采访,我们不难发现,现实并不像小红书、微博所呈现的那样人人年入百万,赚钱轻而易举。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攒下 20 万,宛如一场漫长的征程。就拿月薪 5 千块来说,即便每月节衣缩食存下 2 千块,那也需要 100 个月,也就是 8 年多的时间。而且这还没有考虑中途出现大项开支的情况,如果家人遭遇疾病、意外,或者需要结婚、买房、养孩子,不仅钱攒不下来,还可能陷入负债的困境。那些成功攒下钱的朋友,通常都做对了两件事,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收入,另一方面要有效控制开支,如此存款才能快速增长。收入提升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控制开支却是当下就能够做到的事情,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实操技巧,一起来看看。
二、如何有效攒钱?分享些小技巧!
若想成功攒下钱,需要提前转移大额经济风险。家里一旦有人生病或遭遇意外,极有可能让存款在一夜之间归零,甚至背负上债务。就像前文提到的李先生,父亲重病,不仅掏空了积蓄,还背负了 5 万的债务。保险能够转移这些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百万医疗险,只需几百块,便能够报销上百万的医疗费,避免因疾病产生大额花销。提前配置好保险,能够保护好我们辛苦积攒下来的钱,防止因为大病或意外而白白流失。
在确保不会因为外在风险而“破财”之后,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高效攒钱,让我们的钱包鼓起来。给大家分享两个 4 字诀窍——专款专用、先存后花。
①合理分配好现有资产,专款专用
许多事业单位、医院等机构,会将资金依据不同的用途,存放于不同的账户中,实行专款专用,这样每个月的开支情况一目了然,便于管理。咱们个人和家庭,也能够参照这种方式,打理自己的钱财,比如:
②工资到手,先存后花
每个月工资发放下来,如果只是随意放在银行卡里,想用就用,很容易沦为月光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制定攒钱计划,收到工资后就将需要花费的钱和要攒存的钱合理分配好,如此便能确保每个月都有一笔固定的钱存下来。比如每个月工资 5 千块,可以参照“4 个账户理财法”进行分配:2 千块,存进生活账户,用作日常生活费用;300 块存到保命账户,积攒每年的保费;700 块存进应急账户,如果面临失业,或者突然需要用钱,可以动用这里的资金;剩余 2 千块放进攒钱账户,这笔钱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用。
当攒下的钱逐渐增多后,很多朋友觉得将钱存放在银行活期实在可惜,想要寻找收益更高的渠道来打理,让钱实现生钱。大家可以考虑将钱放入以下渠道,这些渠道安全性高,而且收益能够比放活期高出 10 – 15 倍左右:对于 1 – 5 年不用的闲钱:可以投入银行定存、国债等,安全性高,收益大约在 2% 左右。它们相对较为灵活,可以选择 1 年、3 年、5 年等不同期限,比如 5 年后想要买车,就可以存一个 5 年定期。对于超过 5 年不用或者无明确需求的钱:可以放进增额终身寿等储蓄险,能够锁定终身 3% 左右的复利收益。这类产品的收益白纸黑字写进合同,将钱投入后无需担心未来利率下行,或者市场波动。
三、写在最后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挣 20 万或许并非难事,但想要攒下 20 万却颇具难度。这需要管住自己的手,有效控制消费,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保险意识和理财观念。无论大家最终的“小目标”是多少,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并拥有聚沙成塔的耐性,成功仅仅是时间的问题。